一、生物学特征

黑鱼学名乌鳢(Channa argus),属鲈形目鳢科,体长可达85厘米,最大个体近1.5米。其身体前部圆筒形,后部侧扁,体表灰黑色带不规则斑纹,头侧有两条黑色纵纹,形似蛇头,故英文名“snakehead fish”。鳃上器可直接呼吸空气,使其在离水后仍能存活3天,甚至陆地滑行迁移。


二、生活习性

作为底栖性凶猛肉食鱼,黑鱼以小鱼、蛙类、水生昆虫为食,繁殖力强且领地意识显著,常导致水域其他鱼类灭绝。适应力极强,可在0-41℃水温及低氧环境中生存,广泛分布于中国江河湖泊,尤以长江流域及黑龙江亚种为典型。

三、营养与药用价值

每100克黑鱼肉含蛋白质19.8克、钙57毫克,尾部肌肉含18种氨基酸,营养价值高于鸡肉牛肉。中医认为其具去瘀生新、补血生肌之效,术后食用可促进伤口愈合。但需注意属“发物”,过敏体质者慎食。

四、烹饪应用

  1. 经典菜式

    • 酸菜黑鱼:川菜代表作,鱼片嫩滑,酸辣开胃。

    • 干锅黑鱼:配白玉菇、土豆等,砂锅煸炒增香。

    • 葱香鱼片:沸水汆烫30秒,淋热油激香葱味。

  2. 处理技巧:鱼骨煎汤提鲜,鱼片用蛋清淀粉上浆保持嫩度。

五、品种与分布

除乌鳢外,常见品种包括斑鳢(华南)、月鳢(西南)等,黑龙江亚种体色更深,斑纹更显著。中国为主要产区,美国引入后因缺乏天敌成为入侵物种。